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於一九八九年開創法鼓山,一九九O年提出法鼓山的理念「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其後於一九九二年提出「心靈環保,淨化人心」,正式提出「心靈環保」一詞[1]。「心靈環保」的提出,源於當時環保意識高漲,但一連串的環保抗爭卻未見成效,甚至引發反效果。法師深切地感受到:「人心如果不能淨化,社會也就不可能得到淨化;人的內在心理環境若不保護,社會的自然環境也沒有辦法獲得適當的保護。[2],於是提倡了「心靈環保」的運動,並獲得當時各方面的回響。其後更發展出以「心靈環保」為核心的法鼓山理念體系,目的為落實法鼓山的理念,即由「提昇人的品質」推展至「建設人間淨土」,法師於《聖嚴法師心靈環保》自序中說明兩者的關聯[3]

  從一九八九年起,又在國內提倡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響應環境衛生、保育自然生態、珍惜自然資源的號召。同時呼籲發起「心靈環保」的運動。若想救世界,必須要從救人心做起,如果人的思想觀念不能淨化,要使得社會風氣淨化,是非常難的。

「心靈環保」一詞雖於一九九二年提出,然法師早期弘法即致力於推展人品的提昇,亦即「心靈環保」的內涵所在,「心靈環保」為法師畢生弘法的核心,《聖嚴法師心靈環保》自序中說明[4]

  聖嚴於一九七八年經留學日本、弘化美國而又回到臺灣之後,便以全力興辦佛教的高等教育,推廣生活與禪修合一的運動,以達成平衡身心、提昇人品的目的。

「心靈環保」為現代的名詞,實際上是聖嚴法師為弘揚漢傳禪佛教的觀念及方法,轉化成現代人所能理解的語言,探究其意涵為「心清淨,將煩惱心淨化為智慧心」[5]。其思想根源可見於:《維摩經》之「隨其心淨則佛土淨;直心是菩薩淨土」;《金剛經》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華嚴經》之「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又說「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六祖壇經》之「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等。(心靈環保思想根源的研究整理請參照附錄)

聖嚴法師所倡導的「心靈環保」,背後根基於佛法博大精深的思想與歷代祖師實踐之心要,難為現代人所能理解與應用,隨著法師一生的弘法,逐漸開展出一系列讓現代人便於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的理論與實踐系統,如「四種環保」、「心五四」、「心六倫」等,透過法鼓山三大教育(大學院、大關懷及大普化教育)的推導,成為目前大眾所熟知的法鼓山思想體系,其發展的時序如下: 

資料來源:辜琮瑜《聖嚴法師心靈環保學意義與開展》,臺北市:法鼓文化,2022年,頁154。

[1]參考林其賢編撰《聖嚴法師年譜》,頁788,取自:https://ddc.shengyen.org/?doc=11-02-066

[2]《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3輯第7冊,頁9,取自:https://ddc.shengyen.org/?doc=03-07-001

[3]《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3輯第5冊,頁313,取自:https://ddc.shengyen.org/?doc=03-05-096

[4] 法鼓全集2020紀念版》,第3輯第5冊,頁313-318,取自:https://ddc.shengyen.org/?doc=03-05-096

[5]參考釋果光《心靈環保經濟學》,臺北市:法鼓文化,2023年,頁36。

 

 

 

 

 

 

 

 

 

 

 

 

 

 

附錄:「心靈環保」之漢傳禪佛教思想根源

資料來源:釋果光《心靈環保經濟學》,臺北市:法鼓文化,2023年,頁37-38。